邓正红能源软实力:能源战争转向算法对抗 软实力储备成为国家竞争力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石油港口与七国集团关税威胁,正以每桶7~9美元溢价重塑全球能源权力格局。这场非对称博弈揭示:基础设施控制权弱化、规则制定权争夺与心理预期主导权转移,正推动石油市场从传统供需逻辑转向地缘政治定价。当能源战争从坦克对决转向算法对抗,软实力储备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新货币。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地缘风险溢价推动石油软实力向上,每桶7~9美元溢价实为市场对能源权力再分配的定价,非对称打击与金融制裁正重塑石油市场新逻辑。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石油港口的精准打击,以及七国集团关税威胁的持续发酵,正在全球能源市场引发连锁反应。这场非对称冲突已超越传统军事对抗范畴,演变为能源软实力的深度博弈。俄罗斯被迫调整原油出口流向,将更多资源转向亚洲市场,而欧洲买家则加速推进能源多元化战略。

邓正红软实力模型指出,当传统硬实力如军事威慑、产能控制进入僵持阶段时,非对称打击如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石油港口与政策性压制如七国集团关税威胁,构成新型“复合软实力武器”。每桶7~9美元的溢价并非简单供需失衡,而是市场对三种权力转移的定价:一是基础设施控制权弱化,无人机突破传统防御体系,削弱资源国对关键节点的绝对掌控;二是规则制定权争夺,G7碳关税实质是消费国重构贸易规则的软实力投射;三是心理预期主导权,持续低强度打击制造“持续脆弱性认知”,形成风险定价惯性。

石油市场新逻辑的三重解构。一是非对称打击的“成本倍增效应”。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遇袭事件显示,单次造价不足50万美元的无人机可迫使日均150万桶出口设施停运,其经济杠杆率达1:3000,即投入成本与造成的市场损失比。这种“超线性破坏”正改变传统能源安全评估模型。二是金融制裁的“规则内化悖论”。G7拟对俄油实施二级制裁关税,表面是经济手段,实则完成“制裁标准软实力化”:将临时性惩罚转化为长期贸易规则,迫使中立国在支付系统中选边站队,建立以保险条款为载体的合规体系。三是定价权转移的“双螺旋结构”。邓正红提出的“能源软实力双螺旋”模型在此验证:物理供应链稳定性(↓)×金融结算可靠性(↓)=风险溢价乘数效应(↑)。

能源权力再分配的三大趋势。一是防御性软实力崛起,俄启用“影子船队”反制制裁,体现非国家行为体在供应链重构中的作用;二是定价权要素多元化,无人机袭击频率、保险费用涨幅、SWIFT替代系统成熟度成为新定价参数;三是消费国联盟的“软实力套利”,G7通过碳边界机制将气候议题转化为贸易竞争优势,实现道义制高点与经济利益的双重收割。

过去,供需关系主导油价波动,如今地缘政治风险成为更关键的变量。每桶7~9美元的溢价不仅是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更是对能源权力结构变化的预期。俄罗斯试图通过折扣原油维持市场份额,而西方则通过金融制裁削弱其议价能力。这种博弈的背后,是能源主权与市场规则的重新定义。无人机袭击事件凸显了基础设施的脆弱性,促使各国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的投入。石油软实力的较量不再局限于产量与价格,而是转向能源韧性、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安全的综合竞争。未来,谁能更快适应这一转变,谁就能在全球能源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

当石油战争从坦克对决转向算法对抗、从产量竞赛转向标准制定,邓正红强调“软实力储备”将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指标。未来12-18个月,市场或将见证:风险溢价中地缘政治因素的权重从当前23%升至35%,这本质上是对新型权力分配机制的持续定价过程。


【人物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和智库,建立规则先于物质的软实力理论、软实力宇宙哲学、时空导数为效能核心的势能转化方程(邓正红方程)、软实力函数、软实力指数工具、软实力油价分析模型、商业模式效度齿轮结构和基于价值创新的科学-技术-产业三椎体模型,开创能源软实力、低碳软实力和产业软实力,第一个对软实力系统量化与价值评价,拥有基于企业、城市、国家之软实力指数与软实力价值评估计算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独家发布企业(世界软实力500强、中国上市公司软实力100强、央企软实力排名)、城市(中国内地城市和地区软实力排序、中国国家高新区软实力排序)和国家(全球软实力100强)三大软实力排行榜,国家电网《企业软实力丛书(核心价值、核心模式、核心实力)》总策划及撰稿人。提前18个月精准预言2020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参与国家能源局页岩油发展研究,为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页岩油发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出版《页岩战略:美联储在行动》《页岩战略Ⅱ:非常规变革》《页岩战略Ⅲ国家石油(突围低油价困局、减产联盟在行动、产油国地缘风险、原油史诗级崩盘)》《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巧实力:竞争环境下的聪明策略》《再造美国:美国核心利益产业的秘密重塑与软性扩张》《大国互联:上市与较量》《低碳创新:绿色潮流下的获利方法》《绿公司:低碳商机操作指南》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