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红芯还有谁“自主”?盘点国产爱抄的开源软件

要说国人对什么软件“自主研发”最为见怪不怪,操作系统估计排得上名号。作为最复杂的软件工程之一,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研发难度不言而喻,能在主流市场当中呼风唤雨的操作系统,都不是省油的灯。长久以来,似乎一直没有出现一款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国产操作系统,这让人们对中国软件行业多少有些怒其不争的意思。
此情此景下,如果突然涌现一个“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无疑意义重大。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操作系统往往是“被自主研发”,各大开源操作系统纷纷沦为受害者。

Linux各大发行版一直是被“自主”的对象
例如,某神兽操作系统,主要是由开源操作系统项目修改而来。不仅如此,不同的版本甚至还源于不同的开源系统。例如,v3版源于CentOS 6.x,而v6版源于Fedora,优麒麟版本源于Ubuntu,服务器的版本则源于FreeBSD。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产品,会有自己的技术,但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是“独立自主研发”。

国内很多系统其实基于Linux,这并没有什么错,但一些宣传报道歪曲了它们的出处
当然,这个“独立自主研发”的名号有可能更多的是宣传部门,或者是媒体扣上来的帽子,某些国产操作系统随后也大方承认了项目并不是那么的“自主”。其实利用开源项目做出自己的产品,本身也并没有什么错——无论是Android还是iOS,都离不开开源项目的支持。但是,使用了开源项目,但不按照开源协议公开相关部分代码,却是相当不道德的。遗憾的是,国产这些“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不少都难以顺利找到按照协议公开的代码,希望这点之后能做得越来越好吧。
OpenOffice
办公软件大家每天都在接触,除了微软的Office外,一些Office兼容软件也深受大家欢迎,例如国产的WPS就在办公室里有和微软Office分庭抗礼之势。WPS打铁是因为自身硬,本身是办公软件的师祖,并且和微软进行了交叉授权;然而,但并非所有的国产办公软件都是如此——某些国产办公软件,是基于OpenOffice这个开源项目打造而来的,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